发布时间:2020-06-16
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作出生动注脚
本次污染源普查距第.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差整整十年。十年间,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,普查数据为其中的变化作出了生动的注脚。
首先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。“与第.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,2017年二氧化硫、化学需氧量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2%、46%和34%。”赵英民介绍。
同时,我国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。以城镇污水处理为例,与十年前相比,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增加了5.4倍,处理能力增加了1.7倍,实际污水处理量增加了2.1倍,城镇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由2007年的28%提高到2017年的67%。
数据还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.著。以重点行业产能集中度为例,和2007年相比,全国造纸、钢铁、水泥等行业的产品产量分别增加了61%、50%和71%,企业数量分别减少了24%、50%和37%。
抽象的数据背后,反映的是城镇、山乡面貌的改变,更清的水、更蓝的天变成了现实。
如今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,层峦叠翠、水波清澈,呈现出一幅美丽热闹的图景。然而在村民眼中,曾经的余村伴着灰色。
为了致富,余村人从1976年开始开矿山、卖水泥,县里造纸、化工、建材等企业相继兴起。到上世纪90年代,安吉县成了有名的工业强县,“村村点火、户户冒火”。
腰包鼓了,环境却糟了。痛则思变。2001年,安吉县提出生态立县的发展新思路,相继关停矿山、淘汰重污染企业,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。当地通过实施“山青水净”三年行动、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等一系列举措,不仅恢复了河洁、水净、坡绿、山青的美好环境,更借助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,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。